不知道大家最近都有量吗?
一年一度的315又要来了,而对于广告投放来说,“假量”的问题又被推到风口浪尖。
你在投放中是否也遇到过下面这些情况?
优化师小江:
之前在某平台投表单,为了防止假量,我在表单加了四重验证,必选选项两个,必须手动填空一个,必须验证手机号码。结果电话回访过去好多都是完全没意向的,而且话术大差不差像是被培训过:
“我只是个宝妈,不知道怎么留的号码。”
“小孩子拿我手机乱点的,我不清楚情况。”
“群里发了链接让我留手机号我就能领红包。”
优化师小康:
优化师大象:
优化师蔡先生:
优化师林:
广告主王先生:
我明显感知有假量,但是又无法放弃这些渠道,真的很困扰。
渠道商老七:
没有直接证据证明假量的存在。
那么,假量为什么一直存在?
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:
1、各方对假量的定义不同,这是不同立场导致的矛盾。
广告主当然希望花最少的钱,带来最大的利润。优化师则更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够得到认可和正反馈,而非一味的为无效线索找理由找借口,甚至是成为公司的背锅侠。而平台呢,则是需要更多的刺激广告消费,将线索的价值最大化。
2、媒体平台拥有绝对的话语权。
一方面是对流量的控制,另一方面是对线索数据的控制。可以说广告主除了花钱之外,基本没有其他权利。
3、多层中间商。
在流量达到瓶颈的情况下,各方各面都要从中分走一杯羹,虚假流量自然就更多了。只有制造这种“繁荣”,才能有更多的利益。
就像有人说的,“有林子的地方就会有鸟,有肉的地方就会有虫,想完全杜绝那是不可能的。”
说白了,归根结底是需求方压价压KPI和供应方要流水要利润的矛盾。
所以,目前看来除了吐槽,优化师们也并没有更好的策略。
一方面佛系应对,千万别因为工作气坏了身体,怎么都不划算的。得过且过,过不去太夸张的也一定要跟平台商量赔偿问题。
另一方面,尽量避免一些联盟或者中小的渠道,重点还是在主流的大平台上。同时要分散投放,把风险降到最低。
315晚会倒计时,不知道“假量”问题今年能否上榜得到关注?
没有回复内容